2017年1月30日星期一

歌舞伎起源

據說歌舞伎起源於1603年「出雲阿國」的「Kabuki歌舞」。Kabuki歌舞最終於元祿年間(1688~1704)成為了一門藝術表演。現在上演的歌舞伎的舞台則繼承了那時的「並非真實的演技,而是精湛地表現出‘逼真’形式的美的風格」。在這個世間少有的「活著」傳統藝能,成為了2009年第一屆世界非物質遺產。

歌舞伎(Kabuki)一詞,源自日文「傾く(kabuku)」。
「傾く(katamuku)」,古時讀作"kabuku",是「倚靠」的意思。在戰國末期至江戶初期,穿著醒目、舉止超越常規的人們會被說是「傾奇者(kabukimono)」,而這些「傾奇者」發明了一種名為「傾奇踊(kabuki-odori)」的舞蹈。這種舞蹈誇張而醒目的動作,以及舞者身上的奇裝異服,在當時顯得十分超乎常理。

發明傾奇踊的女性–Okuni (お国),這位女性的身份,至今仍是個謎,但是她是現有文獻記載中,最早開始演出傾奇踊的人。最早的傾奇踊,娓娓道出一名傾奇者在茶坊挑逗戲弄一名女性的故事,內含情色情節。

早期的歌舞伎,是由「遊女」所演出
遊女,是早期的性工作者。表演歌舞伎的遊女,便稱為遊女歌舞伎。當時樂器新星「三味線」開始被引進當時的歌舞伎表演。遊女會身披虎或豹皮斗篷進行表演。遊女與若眾歌舞伎的人氣高漲,卻也使喋血事件頻傳,迫使政府下令禁止
嫖客會為了遊女與若眾相互大打出手。為了遏止這個不良現象,政府下令禁止遊女與若眾行業,但是因為這個行業十分有人氣,約過了十年才在歷史上正式銷聲匿跡。

現在,歌舞伎的演員皆是男性。
無論是男人、將領、商人、小孩、王子、工紙、性工作者、年輕女性、年邁女性、鬼魂,各式各樣的角色皆是由男性演出。想要區分角色,您可得注意演員的動作與衣著。


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